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在把回家过年的穿越众们送走前,赵新照例要跟从岛国回来述职的刘铮和平太见一面,详细了解了一下岛国这一年来的情况。于是当一个体重超过了180斤的白胖子呼哧带喘的走进屋的时候,赵新愣了好几秒才反应过来。

“我擦!你丫怎么胖成这样了?”

“哎哟!赵老板风采不减,不过我看你怎么有点变黑了?”

“呸!老子在外蒙跟部队呆了好几个月才回来。”赵新指着自己被风吹黑的脸道:“你当谁都跟你似的,成天骄奢淫逸,一看就缺乏运动。”

“天地良心!我这一年在江户和仙台之间来回跑,菱刈那里还去了两回呢,我容易么我!”

“就这么跑你还胖了两圈,要不是每回你都发电报汇报行程,搁谁也不信啊,看来你是鳗鱼没少吃。”

“嘿嘿,还真让你说着了!你猜怎么着,胜山传三送了我一厨子,那鳗鱼烤的,没治了!”

赵新摇摇头道:“那玩意热量大,吃多了小心得三高。”

两人耍了会儿贫嘴,这才开始谈起正事,刘铮首先说了下这一年岛国的情况。基本上宽政三年过的还算平稳,“天明饥馑”带来的影响终于结束,不管是德川幕府还是仙台藩联盟,两边都在忙着恢复农业生产。去年幕府的年贡收入由宽政初年的130万石提高到了180万石,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使用了北海镇的各种新式农具。

由于这几年幕府和仙台藩都向北海镇输出大批劳工,国内劳力减少,大批在家的女人下地劳动,而北海镇一些地区使用的手动播种机、手动双行插秧机、脚踩式的打谷机也随着劳工的回国传入了岛国。精明的岛国工匠在研究了这些新式农具的内部结构后,很快就进行了仿制,一些富裕的地主和大名们纷纷开始使用,效果居然出奇的好。

比如岛国之前的打谷机就是一块木板,上面排列着密密麻麻的铁齿,下面有个收集稻粒的斗,农妇们打谷子时就拿着一把稻子在上面摔打。其实不光是岛国,长江以南也差不多,民间管这种靠人力摔打的打谷机称为“打房桶”。

北海镇的“脚踏式打谷机”是源自另一时空上世纪的七十年代的国内发明,采用齿轮传动结构;除了几个铁制齿轮,其他都用的木材。不管是水稻还是小麦,两个正劳力,配上三四个弱劳力,每天能收三亩多,劳动强度大大减轻;如果加装电动机或是柴油机的话,一天则可以收十几亩。

差不多从两年前开始,北海镇贸易部就通过松江漕帮的人在运河沿线推销打谷机;每台售价六百钱,漕帮每卖一台可提成五十钱。

刘铮告诉赵新,别看松平定信搞出个《宽政异学禁令》,大力推崇朱子学说,实际上此人对外来学问--尤其是北海镇的学问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极为关注与军事相关的知识。他甚至还让人搜集了北海镇的历次作战资料,编撰了一本《北海军书》。

说罢,他从随身携带的包里取出一本线装书,递给了赵新,道:“古人的书我是真看不习惯,基本上看两页就犯困,平时没事就当催眠用了。”


页面连接:http://www.781716.com/news_0_hmeuy/kym92ee6_2.html

宝书网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四库书小说网第一版主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