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而仲琮非执权之臣,来朝又非乞和,李贤也不能做的太多,所以亲自手书一诗:金钗坠地鬓堆云,自别朝阳帝岂闻。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

“回逻些后,你告诉论钦陵,好自为之,安生过活则罢。再敢生事,孤必亲提大军,至逻些城下,与他再度把酒言欢。”

其实和不和亲都是次要的,论钦陵得知李贤晋为太子后,寝食难安,西海-大非川一战,已经足以证明李贤的强横,恍如太宗再世。

仲琮作为吐蕃的辩士,他来的目的就是修补战争给两国带来的嫌隙。

可这位善于兵事的储君,已经用他的诗表明了,大唐与吐蕃之间再无秦晋之好的可能。从此以后,两国之间,孰主孰臣,皆看各自手段。

“太子殿下的强势和文采,殿下的话,外臣会一字不落的回禀我国赞普和大相。”,话毕,拱了拱手,随即拂袖而去。

仲琮是沾了不斩来使的便宜。而李贤“抄”的这首诗,也是想告诉诸重臣,在他掌朝期间,儒家的那套“大国风范,以德报怨”统统滚蛋。

人待我以礼,以礼待之,可要是敢动刀,那便是不死不休。大唐与吐蕃必有一国灭亡,才能让大非川、安西四镇的冤魂们安息。

“郝相,中书省即刻草诏,大唐此后对外政策:永不和亲,永不割地,永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自此以后,凡提及和亲,贻误家国者,不论官爵,不论出身,上至皇子亲王、下至百官庶民,皆立斩不赦!”

李贤的意思很浅显易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大唐可以像过完的朝代一样,陨落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民族的精神,却不能废弛。

在李贤的认知中,不管多少人黑崇祯皇帝,可有一点,李贤就欣赏异常。他明明是有机会南迁的,如宋高宗一般偏安一隅。

可他宁者选择站着死,也绝不跪着生。他身上这股子死国难的精神,值得所有帝王借鉴。

“谨遵钧命,不敢有违!”,戴至德等文武重臣,皆起身拱手称诺,脸上的神情也都颇为激动。

不为别的,就俩字-解气。和亲,和什么亲,汉朝和亲的旧事还不足以引以为戒么?可诸臣忌惮太宗行过此事,也都三缄其口。

现在好了,太子便首先不愿意了!这于国于家都是好事,想来二圣也必不愿意给年纪不大的太平公主订下这么一门亲事。

太子呢,是比孝敬皇帝刻薄了一点,可作为男人,硬是要的,这份骨气、傲气,端端是彰显了大唐未来天子的威严。

可以眺望,他将来当了皇帝,绝对不会弱了国家尊严。要知道,一个国家有多么强盛,并不在于府库有多少钱粮、国土有多么广袤,而是有没有一个可以带领他们昂昂向前的君主。

李贤用并吞百济,拒绝和亲,便是向天下人证明了,他可以续写大唐的盛世光辉,继往开来。


页面连接:http://www.781716.com/news_0_h26mu/6whkmhuw_2.html

宝书网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啃书网爬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