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虽然边塞尚有李嗣源意图犯边,可魏朝内部还称得上时局稳定。趁着休养生息时节,李天衢每日上朝批奏、治理国事也是毫不耽搁,毕竟除了兴兵征战、兼并天下,还要致力于文治教化,维持治下政通人和。

只是李天衢也感到统掌一个庞大的国家,每日日理万机,每日都要付出很大的精力...然而什么明君垂拱而治,不费力气打理得国家朝堂清明,便能安享太平的说法,终究也只是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李天衢叹念既然不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业半途而废,要做个好皇帝,又怎能不宵衣旰食的勤政治国?

而有一日上朝,官居弘文馆大学士的李遇上书请奏,也引起了李天衢的特别注意。

这李愚本为唐朝时节的河南府参军,因为朱温图谋篡唐,而大肆屠戮前朝官僚...他便曾劝请时任建国军节度使的韩建发兵救驾、兴复唐室,结果韩建本来便曾与李茂贞、王行瑜等军阀合伙变着法欺辱唐昭宗皇帝,后来还直接降从于朱温,又哪里会听李愚的劝?不得已,他也只能逃到山中隐居避难。

本来按李愚原本的轨迹,仍会被梁国录用,直至后唐灭梁,他被赐封为翰林学士,又以随军判官的身份参与灭蜀战事,军书战表,皆出其手,而后仕途便一帆风顺,甚至还曾取代冯道做到了后唐宰相,而于末帝清泰年间病故。

不过当年李天衢于宣武军大败朱温,梁国不得以退入关中地界据守。李愚也就不必再为梁末帝录用为官,而再归降于后唐,则是直接出仕效命于魏朝,并一步一个脚印的,时至今日也做了京官朝臣,而在弘文馆任职。

然而李愚极力要奏请帝君应允的事宜,也与其按正史线所达成的成就如出一辙...他上书请奏,要以雕版印刷之法大规模印刷《易》《书》《诗》等儒家九经,以供民间广为传播。

雕版印刷术,虽然隋唐时节便已问世,不过按这般时节文人的普遍看法,认为手抄一遍胜过日读十次,换而言之就是后世常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除了一些寺庙内的佛经,现在民间主要流行的书籍仍是手抄本,雕版印刷技术也并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视,而普遍流传开来。

按正史也正是由于五代时节李愚的极力倡导,才算是开创了官方大规模进行书经典籍印刷的先河,促使中华印刷业飞速发展,而从手抄时代进入印本时代。所以李愚首倡雕版印刷的普及,为了当代书籍经典的传播,乃至中华文献流传到后世的保存,也可说是利在千秋。

而李愚上书奏请,也给李天衢提了个醒,除了眼下于国有利、造福于民的帝君职责之外,从推动中华文明传播的角度而言,自己同样也能尽上一份力...遂吩咐李愚在退朝之后,赴文德殿再详议由官方推广印刷书籍文献事宜。

蒙皇帝单独召见商议,李愚也显得十分激动。他是那种十分典型敬仰圣贤的读书人,而且也能做到身体力行,为官清廉刚正,今番上书请奏的目的,也纯粹是为了运用雕版印刷之法以兴文教。

毕竟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自唐末以来乱世杀伐,寻常百姓为了填饱肚皮、为了自保,更多的是去从军入伍谋个生计...就算寒窗苦读十年,不是也照样挡不住当头一刀剁下来?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大多厮杀惯了的将官兵卒,自问手中握着的刀就是道理,又有多少人会有耐心听书生引经据典?

正如五代后晋时期出生的宋初贤相吕蒙正作诗有言:玉皇若问人间事,乱世文章不值钱...所以这般时节的文人,相较于治世地位更低,各处自据一方的开国君王,当年几乎也都是靠着厮杀征战,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而打下的地盘,所以或多或少,也都倾向于军阀政权,那么国家文化普及方面也必定耽误了下来......

可是魏朝时局相对更为稳定,起码也具备大兴文教的条件。李愚也正按他原本的轨迹那般,想到了以雕版印刷推动文化教育。又见帝君李天衢如此上心,他更是倍感欣喜。到了文德殿,刚受了李天衢赐座,李愚便将身子前探,而殷切的说道:


页面连接:http://www.781716.com/news_9_9215/hwkuk6e6.html

宝书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