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太师太保乃至太子太师、太子太保这些官衔不仅文臣可以做加官,武臣一样可以,公侯伯也可以加宫保衔以示尊崇。

太师、太傅、太保属于三公衔,乃是最高职位,除了不能世袭、没有封地外,其实比公侯还要尊贵,属于古之三公,乃是西汉的丞相一职转变来的。

后汉时刘秀觉得丞相这职位权利太大了,虽说西汉从霍光开始,就以大司马大将军为最高执政,丞相基本变成了陪太子读书的人,但刘秀依然觉得应该加以限制,就把丞相的职能分解开来,分摊开三公,这就是大司马、大司空、大司徒。

这些也都是古时的官爵,大周时期就已经有这些职位了。

其中大司徒最为有权,职权就是原来的丞相,大司马就是原来的太尉,武装部队总司令,大司空权力最小,专门负责全国重大建筑乃至修复河渠水利事务,放到后世应该是工部尚书。但三公的实质权力差不多,都是负责上层建筑这一块的,不负责具体事务。

光武帝的说法是三公太尊贵了,不能麻烦他们处理琐碎的事情,实质上就是架空他们,只有表面上的荣耀,没有具体的实权。

太师太傅太保这些官职古时就有,一般一个时期只能设置一位,就是继承王位的王过于年幼,不能单独执政,便有三公来负责摄政,其实就是摄政王。由此可见太师太傅这些官职的无上尊崇和权力。

明朝三公轻易不给官员加官,一般加官用的都是东宫的师保衔,就是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太子少师、少保、少傅,俗称宫保衔,就是东宫太子的师傅,师傅自然是保护弟子的,所以称为宫保。

宫保鸡丁就是因为发明者清朝的四川总督丁保祯具有宫保衔,这道菜就得了这个美称。

明朝文武大臣包括勋戚贵族,得到过太师加官的只有张居正一人,等张居正死后,这也成了他的一大罪状,说他藐视朝廷礼法,藐视皇上,罪名之大,就差说他要谋反了。

宫保衔之上自然就是公侯伯这些贵族了,大家都认为况且要走的就是这条路,不然他才二十岁出头就已经官升到尽头了,以后再有了功劳,朝廷怎么封赏啊?

也就只有一个办法,不停地加官,等到加官也用完了,就可以封爵公侯伯了。

不仅大家这样看,就连张居正都这样想,在京城时,也曾以封侯激励况且立功呢。

孙虎这些武城侯府的旧部更是把况且当作神明,认为自己主子以后不仅可以封侯,说不定能封公爵。现在武城侯府已经是一府二侯了,将来若是再出一个公爵,威势之盛已不在中山王府之下。

要说况且手下最忠诚的还是武城侯府的这些旧部,纪昌这一部分是朝廷为况且配发的护卫,一旦朝廷有了重大变故,纪昌这些人能不能甘愿背弃朝廷忠于况且是很难说的。中山王府赠送的护卫也是一个道理,他们首先还是认为自己是中山王府的人,其次才是况且的护卫。

人心都有厚薄,只是平时看不出来,一旦到了危急时刻,就是考验人心的关键。况且一路顺风顺水,只见朝阳未见黄昏,暂时还没到这个地步,将来却是难说了。

所以况且临走前,把孙虎这一部分人马布置在驿馆外面统领全局,实则是把驿馆的安危交给了他们。

况且最怕的就是边军鼓噪,万一冲进来抓走曹德麟、盖文虎他们,事情就不好玩了,难以想象怎么收场。

他调集过来全部的精锐护卫,一共一万人,再加上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就算李志鹏手下两万多人一起来围攻,也可以支撑得住,甚至可以来个反击,把李志鹏的边军吃掉。

况且根本没指望王崇古、方逢时两人有所作为,手里没兵的文官,不管多么有位高权重,在铁定了心准备鼓噪哗变的大兵面前,毫无用处,这方面有太多的先例了。

此时曹德麟等人在里面战战兢兢,好像大祸临头一般。

已经有人劝曹德麟把廖炳勋、荣中军的尸体交出去,边军要的不就是两具尸体吗,何必为了这个冒性命风险。

曹德麟也是有脾气的人,如果没有况且的这一万护卫,他早就交出去了。再或者李志鹏只是自己过来拜访,好好商量要讨回尸体,王崇古再在旁边说些好话,曹德麟也有可能交还。

其实最开始只要王崇古向况且开口要这两具尸体,给还是不给,况且也不会太过在意。

问题是这些人把事情想复杂了,以为两具尸体已经是重要的证物被封存,况且他们不可能简简单单就还给他们。

证物的确不假,但并不十分重要,因为所有的一切已经记录在案,没有实物证据也一样可以审案。

那时候的法律还是比较宽松,不像后来一旦案子里重要证物丢失,案子就不能成立,审判时,必须有实物证据在手等等,那时候只要确认证物是存在的,有这方面的人证就足够了。

古人立法和后人立法有根本的区别。


页面连接:http://www.781716.com/news_0_muw2h/626kuyw2.html

宝书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耽美小说网努努书坊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