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明年的蝗灾依然是悬在大唐头上的一柄利剑,这其实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

你明知道这病利剑最终会落下,但你却不能把这柄利剑拿走,只能去寻找防御措施,但最后还不知道能不能防御得住。

最最残酷的是,哪怕是你防御住了,他还是会对你造成一定量的伤害,区别只在于伤害的程度罢了。

姜云志这时候突然想起了红薯这种东西。

若是有红薯,    一年……不,一季的红薯就足够大唐渡过明年的蝗灾了。

可惜的是姜云志手头并没有这种东西,就算是那些士兵现在就拿着红薯出现在他面前他也没有办法。

红薯是什么时候完成驯化的他不知道,但最起码也得是宋朝往后了吧?姜云志依稀记得历史上的红薯最起码也得等到郑和下西洋才会出现在中原。

思及至此,姜云志看向了李世民,眼神中带着一丝丝的试探。

“有什么话就说!”李世民也发现了姜云志的犹豫,很是不悦地开口说道。

“陛下,要不……”姜云志稍稍停顿了一下,阻止了一下措辞。

“您有没有想过重启隋制?”

“隋制?”李世民的眉头皱起,若是别人在别的时候说这话他肯定就直接生气了。

但是这次他没有,因为他隐约觉得姜云志话里有话,而并非是单纯的讽刺。

“你是指什么?”

“义仓!”姜云志掷地有声地答道。

“义仓?”李世民愣了一下。

义仓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姜云志不知道,但他知道在隋朝的时候就有义仓这种东西的存在。

所谓义仓,就是在风调雨顺之年向百姓额外征收一些粮食,这些粮食将会被单独存储在义仓里,等到灾荒之年就会被重新启用。

义仓的征收制度是松弛的,具体的征收幅度是看百姓的情况的,也就是家里富余的就多收一点,家里穷的就少收一点。

著名的开皇之治时期义仓就曾经大放异彩,那时候的征收制度大约是上户不过1石,    中户不过7斗,下户不过4斗,按照百姓的贫富不同征收的数量也不同。

义仓的整体是一件好事情,但任何事情运作起来都会有问题,比如贪官这种东西。

义仓的设置是为了赈灾的,但时间长了肯定会有人贪墨义仓的粮食,这是无可避免的事情。

就好比唐朝现在的赋税制度,租庸调的赋税制度本来是能让百姓过的很好的,但后来因为土地兼并和贪官污吏的原因这项制度最后也废掉了,改成了两税法。

“这义仓……”李世民在这件事上还是很犹豫的,因为他很是忌惮现在的情况。

五姓七望的崛起是因为什么?这谁都知道。

李世民害怕的就是这义仓最终还是会成为官僚和贵族的敛财工具。

“陛下。”姜云志毫无惧意地直视着李世民的眼睛,目光澄澈。


页面连接:http://www.781716.com/news_0_hw99w/hue2uhwu.html

宝书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啃书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