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正如姜云志与长孙无逸说的那样,他只是带着长孙无逸大体的做了一边,然后就抽身离开了。

其实打从一开始长孙无逸就是个工具人,就算是他不跟长孙无忌说,李世民也会把他调到姜云志的身边,他的作用就是继续姜云志的工作。

因为姜云志是不可能一直在这上面耗着的,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贞观二年和三年的蝗灾这事儿截至目前就知道姜云志、长孙无忌和李世民知道,长孙皇后或许也知道,但除此之外绝对不会再有别人了。

如果有,那么也是根据天气、灾情以及过往的经验推测出来的,但推测终归是推测,在真实发生之前都是做不得数的。

从南方甚至是岭南收集粮食终归是下策,因为就算是那边的粮食再多也不会多过这个时代的粮仓:关中地区。

如果那边的粮食能多到赈济整个关中的确的话,那粮仓的名头早就易主了,所以哪怕是零存整取、聚沙成塔,底子在那摆着呢,最终的数量终究也就是那些而已。

姜云志和李世民不得不想其他的办法。

不过现在他们还在等,在等一批人的回归,这批人就是清河、博陵二崔的人。

姜云志制造出来的玻璃离后世还有很大很大的差距,但在这个时代已经可以说是巧夺天工了,因此二崔也是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姜云志定下来的价格。

按照姜云志所定下的规矩,第一批琉璃制品只能外售,不能在大唐境内销售,二崔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还是照做了。

不过事实证明只要是好东西就根本不挑地方,无论是在什么地方都能卖出高价。

当初一套酒具和一套共一匹加起来一共十件,姜云志要了二崔五万贯,平均下来一件东西五千贯,但二崔毫不犹豫地接受了。

然后,他们将东西倒卖到西域,带了十五万贯回来。

这是玻璃制品的第一次交易,可以说是大获成功,崔氏心满意足的找到了姜云志,很是客气地给他反了三点的利。

其中的两个点是提前说好的,而另外多出来的那一个点是送给姜云志的。

实际上,二崔早就知道姜云志把那两个点的利润让给了李世民,但他们只是以为这是姜云志在表示他的心意,而二崔也因此觉得当初他们叛离五姓七望的决定很是正确。

因此,他们多给了姜云志一分利,算是表达他们的诚意,也为了保证以后的合作能够持续且长久的进行。

姜云志没有客气,直接将那一个点的利润收入囊中,然后给了崔氏第二批货物。

相较于第一批,这一批货物的成色要更好,透明度也更高,但价格也同样高出了很多。

但崔氏丝毫不介意,他们人为这么好的东西就值这个价!

十五件东西,其中还是以工艺品居多,姜云志要了他们十五万贯,较之第一次交易的价格足足翻了一倍,但崔氏却没有丝毫不满。

贞观元年三月,他们的商队再次出发,带着十五件玻璃制品再次前往西域。

而姜云志就是在等他们的归来。

六月下旬,正是大豆和小米下种的时间,崔氏的人终于是回来了。


页面连接:http://www.781716.com/news_0_hw99w/emyw99m.html

宝书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四库书小说网123读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