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比如某屏幕制造公司,即为某果生产屏幕,也为某米生产屏幕。

还比如某相机公司,即为某米生产摄像头,也给某为生产摄像头。

道理是一样的,一担形成良性发展,说不定会濠镜澳会成为东方的造船中心。

站的上帝视角看,反正大明迟早要亡,如果可以繁荣造船行业,等于是提前给自己未来铺路。

如此,反正要拆分船厂,不如废物利用,用于投资朱四的计划。

心里这样想,张新好奇问,“有多少人参加你的计划?”

“算上你,”朱四自信道,“我已经组织二十七人,如果没问题,下个月十六日在濠镜澳举行第一次股东会。”

张新再次对朱四刮目相看,长的帅没毛病,没想到还这么努力,而且干的还是领先时代的大事。

但是。

历史只说万历时期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年代,没听说有重要公司成立啊,难不成是因为自己乱入造成的?

聊到这里,话题已经深入。

张新敞开道,“你知道,我的船厂分布在前山水道两岸,我会把水道西侧船厂拿出来入股,东侧我会继续经营;我会交给你一个可以独立造船的船厂,不会是空架子。”

西侧土地属于广州府管辖,东侧属濠镜澳。

“这..”朱四表情为难,提醒道:“新公司组建资金约一千万两白银,如果是拆分船厂,你拿的股份会很低。”

“....”

一千万两!!!

一个长工年薪五两,省吃俭用可以养活一家四五口,简单对比后世年薪五万。

以此计算,一千万两大约相当于后世的一千亿,二十七人拿出一千亿,这个世界没疯吧?

旋即张新又想通,广州毕竟是海外贸易唯一合法进出口地,每天银子是按吨流进流出的。

让二十七个富二代、富三代拿出一千万两白银还真不算很难。

但这事也只有王府家能办成,换个人没有这样的号唤力。

然,张新并不好忽悠,反驳道:“造船最难是技术积累和工匠积累,钱和地只是次要问题。”

朱四在思考中点点头,“没问题,具体股份占比我们下个月十六号另外商量。”

话到最后,张新好奇问,“你认识的荷兰人叫什么名字?”

“他叫葵一,和你同龄,也是十八岁,在澎湖被荷兰东印度公司驱逐。”

张新对这个名字没印象,又聊几句,两人分开。

目送朱四走远,张新再次返回教堂,他要确保拆除进展顺利,不能被旁人干扰,否则任务不保。

直到第三天中午,金手指再次发来提示,拆除教堂任务完成,获得气运+1.

至于费尔南多,三天前中午抓进去,午夜就出来了,夷人大头目的软实力无处不在。

至于这其中有什么博弈张新不知道。

但沈榷也不是好惹的,拆掉教堂不算完,转身把夷人修在西湾湖东南角炮台也给拆除了。

最搞笑的是,无论是教堂拆下来的砖石,还是炮台拆下来的砖石,最终统统流到张新手里,变成工地上的辅地材料。


页面连接:http://www.781716.com/news_0_hmu62/hwey66k2_2.html

宝书网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镇魂小说网烟雨红尘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