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陛下。”

吏部侍郎站出来,“国库空虚,无银无粮,无力南征。”

“那就加征三响,每亩土地加银一两,再加征关税、盐税,凑到两二千万两足矣。”

朱由校坐在上首淡淡道,“遇此国难之际,百姓应与国一起,力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挪。”

三响就是辽响,剿响,还有练响,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开始征收,主要用于辽东军事,镇压农民叛乱。

“陛下...”

“就这么决定了,”朱由校打断大臣建议,“首辅备战吧,凡是阻碍者,按律法从重查办。”

众大臣面面相觑,方从哲躬身应是。

皇帝一句话,大臣忙断腿,首先是把加响向全国摊派下去。

这是一件体量庞大的工作,也是油水丰厚的事业。

然而,事情却并不顺利。

比如,有地农民发现,一亩地产出二两银子,原本三响交税九厘银,加上其它苛捐杂税,勉强还能剩一点,饿不死。

现在又加一两,平衡被打破。

整天起早贪黑种地,钱全部给朝廷,甚至还欠朝廷,这样的事谁愿意干?

加上,连年天灾、官员贪腐成风、山匪路霸,民间疾苦罄竹难书,除大地主、官员、朱氏后代,普通百姓已经没有活路。

只能造反。

老百姓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原本增加三响,是为平定农民军。

现在,更多没饭吃的农民加入农民军,而为平定农民军,朝廷又加派三响,然后又有更多的农民加入农民军,结果越平定越多。

循环往复,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明朝境内一片狼藉,而朱由校的内帑里,从他爷爷和父亲那里继承来的私房钱,却足有三千多万两。

居然抠门到宁愿国家破碎,民不聊生,也不愿拿出一分一毫,反而是百姓们,被一层一层剥削,用来打仗,用来抵御外敌,用来镇压农民军。

太讽刺,这是在杀鸡取卵,甚至比杀鸡取卵还可恶。

如果‘蠢’是一门功夫,朱由校和他的族人已经练到武帝级别。

这种蠢,旁人只能望其向背。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

朱由校蠢到高山仰望,却间接把流民、农民军赶进张某人的地盘。

这把朱由校高兴坏了,农民军嘛,在他眼里就是麻烦,如今麻烦跑到张新家里,豪饮三杯船长酒庆祝一下。

总体来说,只要有口饭吃,哪怕没衣穿,百姓大概率并不会造反。

加上人性避凶向吉,于是就有大量流民、饥民、农民团体,从云贵进入广西,从两湖浙江进入江西和福州。

半年时间,被迫迁离故土,流进人口大概是一千万!

如此许多人,处理不好堪比炸弹,难怪朱由校很开心。


页面连接:http://www.781716.com/news_0_hmu62/6wkyyyuk_2.html

宝书网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爬书网同人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