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3亿。”

“3亿3500万。”

“3亿。”

“3亿3000万。”

“3亿。”

南易心里衡量着夏明玉的心理价位,他估计应该是在亿上下,因为有着其他不可告人的打算,南易不打算在价格上多纠结,“夏小姐,3亿2000万,这是我的底价,不可能再低。”

夏明玉想了一下说道:“我需要把椰树大厦拿去抵押,不然我拿不出那么多钱。”

“如果夏小姐需要我们梦想小镇配合打一个时间差,我们非常乐意配合。”南易微笑道。

“成交。”

“好啊,那我等着夏小姐过来签约。”

南易接着又把天仙喊了进来,让其拿出一瓶无极粉交给夏明玉。

“夏小姐,不用担心你的脸,这是一种神药,你回去以后兑点三十度的温开水往脸上一敷,不出两个小时就会恢复,眼袋的位置可以多敷一点,我看夏小姐最近的睡眠应该不太好,眼袋有点深。”

夏明玉看着手里的瓶子,不敢置信的问道:“南先生,你是认真的?”

“当然,你试一试就知道了。”

在友好和谐的氛围里,南易把夏明玉给送走,临别,南易还让张敏往夏明玉的后备厢里放了一箱南陈酒。

夏明玉离开后,南易紧跟着也离开自己的办公室,让校花把车开去一家老爸茶,叫上茶,随意点几个小点,问老板讨了把蒲扇,摇着蒲扇,南易悠哉悠哉的喝茶纳凉。

六月椰城的午后,温度能有三十几度,今日无风,天不是一般热,空调房里呆着难受,南易就想着发发汗。

“南生,要不要摸一摸?”

“不用着急,等椰树大厦签约过户的时候再说,对夏明玉的情况我有点猜测,在她身后不会有什么了不起的人,最多就是几个地头蛇,只不过这个女人聪明,把借势、狐假虎威玩得明明白白。

我正担心买下椰树大厦的买主可能不好相与,将来买回的时候容易有麻烦;呵呵,没想到瞌睡遇上枕头,来了这么位装腔作势的主。

5000万,还要延迟付款,嘿嘿……”

在茶馆度过一天最炎热的时间段,下午稍晚一点,南易去了美涯水库出水的河沟,拿着个笊篱随便捞了几下,够做一盘菜的虾米就被捞起。

带着虾米回龙昆下村,把虾米用清水冲洗几遍,然后搁清水里泡着。

……

盖平,青松岭。

垦殖集团盖平办事处。

南若琼站在磅秤前,拨弄着游砣,等杠杆水平,她看一眼标尺杆上的数字,在本子上记下一个数字,嘴里一边嚷道:“47斤6两,扣你2斤6两,算45斤。”

“小老板,干啥要扣啊?”边上送海蜇来的渔民不干了。

“只扣你这么点算是客气的,不要当我没看见刚才你往里面塞了两个烂的。”南若琼说着,打开塑料桶的盖子,手伸到深处一捞,两个质量很差的海蜇头就到了她手里,拿着海蜇头,不发一言,亮给渔民看。

“嘿嘿。”

看到自己的诡计被戳破,渔民脸上露出尴尬的表情。

南若琼把手里的海蜇头扔到一边,冲在搬塑料桶的工人喊了声,“后面的跟上。”

今年年初的时候,南若琼的环球之旅就开始了,相比较南若玢有私人飞机接送、保镖护送,南若琼的旅途稍显拮据,起点孤儿院制定的预算不高,虽然不至于让她沦为一边打工一边行走的背包客,但也不能过得太奢侈。

南若琼把自己旅途的起点定在香塂,然后沿着香塂到粤省,再一路北上,半个月前,她抵达盖平,转了一圈正准备离开之际,接到了南易的电话,她停住脚步,暂时在盖平待着。

在办事处负责人范海泽手把手的教导下,南若琼很快上手海蜇的收购工作,留在办事处帮忙。

一般来说,要收购海蜇需要上渔民家里去收,渔民并不会把海蜇送到收购点来,垦殖集团能把办事处干成收购点,在中间付出了不少努力和金钱,又花了三年时间,才把口碑给建立起来。

别人收海蜇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收购点这里却可以打白条,硬邦邦、信誉非常有保证的白条。

打白条倒不是想贪点利息的便宜,而是担心安全问题,等收购季一结束,办事处会在同一天在镇派出所的院子里给所有送货的渔民结算,这样,在办事处不需要长期存放大笔现金,不容易招小人惦记。

“2704斤8两,7块7,给你四舍五入,一共是20827块,下个月5号,去镇派出所拿钱。”

过好称,南若琼给渔民开了一张收据,送走一个渔民,又来下一个。虽然离规定的捕捞季还有几天,但是有不少渔民会偷偷出海,所以这时候已经有今年的新海蜇上市。

从早上到傍晚,南若琼一直在忙着过称,临近晚饭的饭点,又有一个渔民拉着海蜇过来,南若琼上前打开一个塑料桶,从里面捞出一个海蜇头,用手捏了捏,扔回桶里,“明矾和盐的配比不对,第三次脱水也没脱干,拉回去吧,我们不收。”

“别别别,小老板,你再看看其他桶。”渔民一听南若琼说不收,立马急了,赶紧打开另外一桶,抓出一个海蜇头给南若琼看,“小老板,你看,这个杠杠的。”

南若琼接过海蜇头,捏了捏,又放到鼻下闻了闻,“这桶可以,大叔,我们做生意要讲诚信,今天就算被你蒙混过关,我们最多上当一次,下次绝对不会再收你的海蜇。行了,你自己上手,把塞进去的次品挑出来。”

渔民闻言,立即上手把加塞进去的几桶次品挑了出来,老老实实把能过关的几桶搬到磅秤前。这位渔民听说这几天办事处负责收购的是个小女娃,想着把次品带过来糊弄,可谁知道小女娃年纪小归小,但精明的很啊。

临近饭点,南若琼终于送走了所有渔民,今天的收购告一段落。

正当她准备歇一歇,一个提着包,头发花白,但是人看起来非常精神的老先生走了过来。

“周公爷爷,刚从村里回来?”南若玢看到老先生,客气的招呼道。

周公姓张,并不姓周,周公只是别人对他的尊称,他是青松岭最著名的掮客。

周公原来是个厂长,离休后便干起了为各地来的海蜇客户提供服务,包揽下釆购、看货、雇小工、上车托运等所有的活,客户只须跟随着他验看付钱;等上车托运完毕,周公便与客户结帐,客户需付给他每斤海蜇两毛钱的劳务费。

据说周公每年的劳务费收入在十几万以上,这个据说保守了点,周公的客户来自全国各地,每年要接待好几拨大客户,一个客户收一次货至少是三四十吨,而他可以穿插着同时服务好几个客户。

改革开放为渔民提供了暴富的机会,渔民出海捕捞的海蜇不再由国家统购统销,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渔民为七毛钱一天工资而纷纷上县城打小工,还愁没门路。

而今天,渔民实行了真正的多劳多得,他们财大气粗地召唤起城里人来打小工,毎天的工资飞涨到三十元,大批用巨款新建起的渔村是改革开放后的一个缩影。

在青松岭,十万元到百万元身价的渔民随处可见。

海蜇生意兴起,在渔民与各地客户之间自然而然产生诸如周公这一类的掮客,他熟悉业务,上上下下有各种必不可少关系网,为客户解除各种难题,左右逢源轻车熟路。

客户欢迎他,渔民巴结他,当地政府部门也对他刮目相看。

可以这样说,青松岭的兴盛繁荣靠海蜇,这里面自有周公必不可少的成绩。

在过去,渔民捕捞了海蜇没人要,周公见多识广,联系来了客户。海蜇腌渍在盐矶混合液中,但究竟要待脱离混合液多少时间再上磅,就是所谓的空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周公开始搞的时焕是控水二十四小时,这也是海蜇出口规范的控水时间。周公一次次压缩时间,最后定下了“控水”三到五分钟,成了今天海蜇市场买卖双方公认的标准。

据说全国的海蜇塑料桶上火车集装箱,周公是第一个创造者,随着海蜇产量越来越高,上火车集装箱是唯一出路。车站本来不同意,说从没有这种惯例。

周公给车站的人扔了几包好烟,说是装箱他们看,就是如此,第一个集装箱装着叠放的海蜇桶从青松岭出发,从此海蜇成了青松岭车站主要货运货物。

客户们都信任周公这样干事认真的掮客,海蜇是好是孬,是烂货、软货或者偷工减料,没过三矾,周公一眼就能看出来。

简而言之,就算不懂海蜇,只要找到周公这样的掮客,也能顺利的完成海蜇收购的工作。当然,需要让周公以为这是一个长期客户,假如只是抽冷子来打一枪的,他也不介意把渔民手里的烂货卖给这种主。

“若琼,刚忙空?”

“是呀,周公爷爷,你这么晚过来,是不是又有好货源?”

周公呵呵一笑,锐利的目光从南若琼的脸上扫过,“你个小丫头,就是聪明,今天我找到一批很好的海蜇,可以评上特级,要价贵一毛。”

“有多少?”

“40吨。”

“周公爷爷说贵一毛,就是贵三毛,八块钱一斤,您可不能让我白跑一趟。”

“哈哈,小丫头,我办事,你放心。”

“好呀,我明天和周公爷爷去看看。周公爷爷,你吃饭了吗?”

“我没吃,你也没吃吧,走,你周公爷爷请你。”周公招呼一声,带着南若琼去了镇上的饭店。

此时,在路上走了冤枉路,浪费了不少时间的吴小伟刚刚到达青松岭,从客车上下来,他就下意识的摸了摸抱在手里的背包。

他这一摸,就落进了路边一个坐在一辆红色幸福250车身上的男人眼里。

男人下车,走向吴小伟,腆着笑脸说道:“老板,南方老板,去哪里啊,坐我摩托车,很便宜。”

“我不是老板,我是来打工的,坐不起摩托车。”

要说华国方言里,最有感染力,最容易把人带歪的就是东北话,这两年每逢暑假、寒假,吴小伟都要在奉天生活,他还有一个和他同宿舍的盖平同学,口音里或多或少都带着东北口音。

也就是他的东北口音,让他躲过了第一劫。

男人一听吴小伟话里带着东北口音,旋即放过这个既定的目标,又把目光对向别人。

趁着男人晃神,吴小伟抱紧背包,往他同学家的方向走去。

请收藏本站:bqg78.co笔趣阁手机版:bqg78


页面连接:http://www.781716.com/news_0_hmkh2/9hwy229h_2.html

宝书网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飞速中文网洋葱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