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爷爷,老王爷的死,有什么蹊跷吗?”阿星这是第一次听福伯讲老王爷的事情。

福伯口中的老王爷,指的是李文忠,李文忠死后,被朱元璋追封为岐阳王。

至于福伯说李文忠死的不明不白,这是事实:洪武十六年冬天,李文忠病了,太祖下令淮安侯华中,负责医治李文忠,结果次年三月,李文忠因医治无效去世,年仅四十六岁。

太祖朱元璋怀疑淮安侯华中下药毒害李文忠,但没有发现什么过硬的证据。后来朱元璋找借口降了华中的爵位,并将他全家发配建昌卫,所有参与治疗李文忠的大夫连同家人,全部被斩首。

这么多年来,曹国公府的暗卫一直在追查李文忠的真实死因:李家一直怀疑李文忠的死,是太祖朱元璋下得黑手,华中只不过是奉命行事而已。

李文忠十四岁投奔朱元璋,朱元璋当时膝下无子,让李文忠改姓朱,成了朱元璋的养子。之后,李文忠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淮西派中,很有影响力。

直到李文忠二十八岁,朱元璋基本上要一统华夏时,才让李文忠恢复了李姓,因为朱元璋即将登基称帝,李文忠必须为朱标让位。

之后十多年,李文忠数次北征蒙元,又立下了赫赫战功,直到洪武十二年,太祖朱元璋下旨,让李文忠掌管大都督府兼领国子监事。次年胡惟庸案爆发,朱元璋以擅权枉法和谋叛的罪名,处死了胡惟庸,并有意扩大案情,以致被牵连的多达万人。彼时,朝廷上下,朝野内外个个提心吊胆,人人自危。

此时,李文忠站了出来,上书劝谏太祖朱元璋,大事屠杀功臣,会失掉民心,国家会丧元气,危及大明政权。并在朝堂之上,怒怼朱元璋,气急败坏的朱元璋,喝令朝堂上的武士,将李文忠押下监候。

监候,就是被判处死刑,不立即执行,暂时将犯人监禁,等候秋审、朝审复核。

幸亏马皇后及时出面求情,李文忠才得以赦免,但被削去官职,幽闭在家。

“老王爷生前说过,太祖只是借机发挥而已了,胡惟庸谋反,只是由头,太祖只想借此肃清功臣。历朝历代,开国功臣没有几个能善始善终的!”福伯坐在摇椅上,给阿星讲述着当年的故事。

“爷爷,那太祖为什么要罢老王爷的官职?”阿星有些不明白,开口问道。

“据老王爷说,太祖这么做,应该有两层意思:一是为了帮懿文太子,洪武十年,懿文太子开始监国,因为没有经历战阵,他威望不足,压不住开国功臣;而老王爷则不然,他是骁勇善战、战功显赫,与中山王徐达、东瓯王汤和等淮西诸将关系甚笃……”福伯说道这里,没有再继续说下去,眼睛中闪过一丝精光。

朱标十三岁当太子,到二十二岁开始监国,期间除了读书,就是读书,没参加过一场战斗,没指挥过一次大战,在淮西诸将眼中,就是一个书呆子。

想当君王,尤其是守成之君,不仅仅是读书好就能当的,还得有手腕、有威望。朱元璋是开国皇帝,他威望足,能使得动淮西勋贵,即便如此,他还要扶持浙东派,跟淮西派唱对台戏。

以朱标的经历,肯定不能镇住淮西勋贵,大家表面上给予尊重,心里还不知道怎么骂呢?朱元璋对此,心里很清楚。因此他削去李文忠的官职,将李文忠关在家里,就是要给淮西勋贵做个榜样,亲如外甥又如何?跟皇帝对抗的下场,就是这样。朱元璋在间接帮朱标立威。

阿星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页面连接:http://www.781716.com/news_0_hmhh6/6yy9uhhu_2.html

宝书网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正点小说网笔趣小说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