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林如海:???

画眉公公在旁边看着心里都替他难受:这林大人真是难啊,才入京,这一下午就遭受了多少回心之暴击啊。

--

且说林如海到达京城,已然入宫拜见陛下的消息,很快也传到了荣国府。

贾母立刻叫人准备起来,等着久违的女婿上门。

姑爷是贵客,贾赦贾政这两个大舅子,自然也在前院备好了接待妹夫的酒席。

荣国府上下紧锣密鼓准备着,等着迎接林如海。

只是到了林姜都下了班回到荣国府,晚膳的点儿都到了,林如海还是没从宫里出来。

贾母不由着急:不是在宫里出了什么事儿吧。

贾政就过荣庆堂来安慰道:“母亲放心,妹夫入宫就是下晌了。盐政又是要紧事,皇上多留一留细问问也是有的。”

贾母点头,又问贾政:“我之前与你说的话,你都记着了?”贾政忙点头:“母亲的吩咐,儿子不敢忘。”然后又道:“只是王氏糊涂,只想着同为她王家出来的妹妹。”

贾母皱眉:“你是宝玉的父亲,你明白就够了。”

赶在林如海入京之前,贾母第一次跟贾政统一思想,要让贾宝玉抓紧时间补补课,争取在林如海跟前好好表现一番。

贾政难得有贾母这样的全力支持,欣喜若狂就拖宝玉出来修理了一番。

而王夫人在听贾政口中说起几次,要让贾宝玉好生读些书本,不要到时候在姑父跟前丢脸后,就有些不安,不免试探了贾政两句‘金玉良缘’。

谁知道她还没开始说服,只是一提金玉良缘,贾政就炸了,只道:这事儿你想也不要想!

且说贾政毕生梦想就是从科举正当出仕。

荣国府是武将之家,贾政尤嫌不足,想要往书香门第那边靠拢,逼着儿子们读圣贤书,何况是薛家这种商户。

“什么金玉良缘,金银俗物罢了,哪有书香清雅。”

王夫人气的:你吃的喝的不要钱啊,西北风清雅你怎么不去喝西北风。

夫妻俩一般都是相敬如宾,难得为不是贾宝玉的事儿争执起来,就叫住在偏房里的赵姨娘听了去。

且说赵姨娘跟贾家别的人最是不同,府里人都觉得林姑娘身份高,可赵姨娘偏喜欢薛宝钗——因为林黛玉眼里从来没有她。

下人们会去讨好兰芝院,觉得兰芝院大方,可赵姨娘是把自己当成正经长辈的,她觉得该兰芝院来尊敬她。

可黛玉眼里如何看的到赵姨娘这样的人,不单是身份之别,更是赵姨娘为人就不叫人敬重。故而黛玉不露出不喜厌色,就是看在探春的面子上了,更不会拿她当正经长辈,记得给她送什么礼。

可宝钗不同,她连赵姨娘这边都是从来不忘的,逢年过节,总有一份东西送上。

送的东西还恰到好处,又全了自己的礼数,又不会招惹王夫人不满。

这也是宝钗的一项基本操作了。

故而赵姨娘听了贾政这番不允金玉良缘的意思,又见贾政近来逼着贾宝玉读书说要见姑老爷——两边一合计,赵姨娘大呼坏菜,难道老爷要给宝玉定下林姑娘?

那林姑娘家世又旺,父亲官高位重,姐姐还做着太医院首,那眼里本就没人,将来她跟贾环还不被扫地出门?

还是宝姑娘入门好,她薛家是只有钱没有权的,又与人亲善,到时候环儿还好从她手里弄一大笔钱。

当然赵姨娘想算计宝钗也是做白日梦。

可宝钗起码给了她做梦的假象,赵姨娘只消一想林黛玉,就觉得窒息。

于是趁夜悄悄叫小丫鬟去梨香院送了消息。

--

这日,林姜从宫里回来,就准备往黛玉屋里去:卫刃告诉她,皇上留了林如海赐了晚膳。她要去告诉黛玉,免得黛玉一直担心。

林姜刚迈步,宝石就忙道:“薛大姑娘在林姑娘屋里呢。”

“哎?串门串到这儿来了?”林姜知道薛宝钗在贾家出了名的爱串门,但这兰芝院她一向少来:毕竟薛家计划过夺林家生意,还没夺成被撅了回去,但凡有些脑子的,就都不会赶着晦气过来,免得看人家脸色。

果然从那事出来后,薛宝钗再没上过兰芝院的门。

怎么这会子忽然又过来了?

宝石深知其中的内情,边给林姜整理衣襟边道:“大约是算着事情过了一年半载淡了下去,且姑娘对琏二奶奶颇为和气,并没有因为琏二奶奶出自王家而迁怒,这宝姑娘就觉得您好涵养,可以来走动走动。”

“再者,现在正是现成来道贺的理儿——老爷今日入京来,平辈的奶奶姑娘们都亲自到咱们兰芝院来贺过,这薛大姑娘可不也就趁这事也过来一趟。”

林姜点头:“走,既如此,那咱们也去见见这薛大姑娘。”

她穿过正厅,来到黛玉卧房这边撩帘子进去,果然见宝钗黛玉在坐着叙话。

见她进来,宝钗先起身笑道:“林院正回府了,这早起入宫傍晚方归,也是辛苦。”其语气之自然亲切,竟似薛林两家从未有过什么龃龉,仿佛薛家从没抢过生意,林长洲也没有反手甩薛家一个耳光,抹了他们所有的出海签子。

论起演技,林家可是叫太上皇历练出来的。

宝钗都装没事人,她这个没吃亏的更是无事人了。

林姜一笑,走到黛玉旁边坐下,接过雪雁递上来的茶:“圣命如此,何谈辛苦。”

林姜跟宝钗是没什么好说的。

宝钗显而易见是来经营感情的,可林姜不想被经营安排。

说到底,宝钗这样的人,只要比她强的人,她想的倒不是什么要害人坑人,而是用人。这世上的人,在她眼里,并不是喜欢和不喜欢有情分没情分的,而是有用没用的。

任是无情也动人。

无情的是她,打动的是旁人。可惜林姜不是旁人,也不喜欢被经营的感情。

于是林姜只是坐在那里,也不主动开口,就转的手里杯子滴溜溜的玩,玩了好一会儿才将空茶杯递给雪雁,要下一杯茶吃。

而宝钗在旁,便跟黛玉搭两句话,便留神看着林姜,想要寻些话题。

这一看还真寻着了。只见这位小林太医脱了官服,换了女儿家打扮,却是金碧辉煌的。稍微一动,头上几支宝石簪子和红宝珠花就闪耀人眼,而手上也带着红宝手钏和一套戒指——这些宝石成色又好,与她身上的红绫裙相照成彩,光芒流转熠熠。

哪怕她坐的远了些,宝钗也觉得颇为耀目,于是便语重心长似知心姐姐般推心置腹道:“林院正出身富贵,又身兼官位,平素在府中这么穿也罢了,若是平时还当简素些,免了人背后说些贪腐闲话才好。”

林姜心道:啊呀,管到我头上来了?

黛玉在一旁秀眉微蹙,反而先开口道:“旁人未必有薛姑娘这样的心思。”

宝钗脸色都不变,只是一笑看着黛玉像看着闹脾气的小孩子一般,宽厚道:“林妹妹这话就多心了,我不过是思己虑人,白关心一句替林太医想着。你若是听的不高兴,我就不说了。”

林姜在桌下拉了拉黛玉的衣裳,轻轻摇了摇头。她倒不是怕黛玉口舌上输了,而是对着宝钗这种人,你赢了也没用啊。

毕竟宝钗是不入心不动气的,她所说的话都有自己的目的,不是为了跟谁辩论置气。

可黛玉就不一样,她重情,心绪起伏波动也大。尤其看不得自己在乎的人受委屈。

黛玉感觉到林姜拉她,索性也就不说了,起身就走到案旁,拿了一本书看起来。

见黛玉拂袖而去,宝钗却还只是如常微笑,甚至摇了摇头,似乎对黛玉的任性很无奈。

林姜:佩服,真是高手。这样的行家不在宫里跟人打机锋,真是可惜了的。这外头可没有她的对手。

见宝钗如此,林姜似笑非笑,上下打量了一下:“薛姑娘身上倒是简单,什么都没有,就一个金项圈。”

宝钗扶了扶金项圈道:“就这项圈,还是一个赖头和尚给的吉利话,让刻在金器上头,否则这沉甸甸的,我也不带它。说来那癞头和尚还给了我一个药方治了病,也有几分神奇。”

她想着林姜作为医道天授之人,应该对着天授的药方也感兴趣,所以就等着林姜发问,好就这个话题破冰。

“癞头和尚?”林姜煞有其事:“那不是了,当年传授我医术的神僧庄严神像,天人之姿不敢直视。”然后反过来劝宝钗:“薛大姑娘心也太大了,癞头和尚给的药方你也敢用?那他要真有好方子,怎么不治治自己的癞头呢?”

宝钗:一时我竟无话可说。

好在林姜很快自己换了话题,转着自己的宝石戒指对宝钗道:“不知道薛大姑娘的金锁能不能给我瞧瞧。”

宝钗解下金锁,林姜拿过来看,念出声来:“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黛玉仍旧在旁边专心看书。

林姜看黛玉对这句话毫无反应,不知是她没留心宝玉,还是没留心宝玉那块玉。

她也不搞猜来猜去的,直接转向黛玉问道:“妹妹,你有没有觉得这句话好熟,似乎听过似的。”

黛玉想了想:“并没有,若是书上看过,我就记得了。”

林姜颔首:很好,林妹妹对宝玉这么不上心。

然而黛玉没说什么,跟着宝钗的莺儿倒是开口道:“林太医觉得熟悉,大概是见过或是听人说起过宝二爷的玉?宝二爷衔在口里带来的玉上镌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几个字呢”

“莺儿!”宝钗喝止住莺儿。

林姜将玉还回去,还是那样似笑非笑的语气:“宝姑娘何必呵斥丫鬟,这听起来,确实是是一对儿的话啊。”

黛玉把书搁下说了一句:“那怪不得薛大姑娘要上京住到这荣国府来了,可见是缘分相隔千里也是作准的。”之后就起身出去:“嬷嬷在外头看着小丫鬟们搬东西,我去看看。”

夏嬷嬷是认准林如海要把姑娘们接走的,现在都开始收拾箱笼了。

林姜点头:“好啊,妹妹去看看,正好回来也到饭点了。”

宝钗听了这话,实在是不能坐了,再坐下去,岂不是像要蹭饭吃。

待宝钗离去,林姜才摇摇头:其实薛宝钗实在不必来这一趟的,从今日后,她们一搬出去,黛玉跟贾宝玉就更无半分可能。

宝钗应该攻略的不是她们,而是贾母。

-

林如海出宫的时候,已经暮色沉沉。

回京的第一日,对林如海来说,一点也不太平,不过一个下午,他就在御前受了三番惊吓。

先是误以为皇上要把黛玉定给大皇子,林如海当时都有了破釜沉舟的念头:倒不是他们父女破釜沉舟去死,而是难得生了一种戾气,准备用自己收集的各种罪证以及能动用的所有人脉,扳倒大皇子,让他沉舟去死!

好在令人恶心的误会很快解除,但可怜林如海又收到两个惊吓大礼包。

他们林家两个姑娘居然都被皇上安排了亲事。

自家女儿与绍王世子,侄女与龙禁尉统领?!这些人林如海都认识,但这样牵扯到一起,真是天马行空第一回。

以至于当时他脑子有一瞬间空白,然后第一反应是:怪不得方才卫统领在外头对我这么客气!!

皇上扔下了两枚重磅消息后,自己倒是轻描淡写地收了情绪,只道:婚姻大事,卿家自然要多思量些日子。

然后转头问起了盐政之事。

林如海虽说心乱如麻,但政务娴熟,尤其是预备这场帝王问话的述职良久,可以说是倒背如流,所以皇上问起来,他就一一从实熟练回答,给皇上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之后带着震惊出宫去了。

这份震动持续良久,直到马车驶到了荣国府跟前,他才勉强收拾心神,准备先应付这一头——贾母是他的岳母长辈,可不是好应付的,他既然准备带走女儿,这就是一场硬仗。

待他下了马车,只见贾珍贾琏两个亲自候在门外,一路将他送至荣禧堂,贾赦贾政在与妹夫热切寒暄后,两人又亲自陪同他去拜见贾母。

因身份男女有别,邢、王二位夫人并家中女眷就都没到,唯有贾母坐于正位上等着。

林如海心神安静下来,上前见过贾母。

app2();

(/dudu/16232/16232496/32340905.ht)

chaptererror();

1秒记住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


页面连接:http://www.781716.com/news_0_hmheu/hwmwh9ye_2.html

宝书网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镇魂小说网书库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