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林姜想象一下世子爷当时的情态也觉好玩,然后点头认同黛玉的观点:“世子是个好人,必不是故意唐突妹妹的。估计他现在心里只想着怎么跟妹妹道歉呢。”

估计接下来的日子,她在太医院又会多见几次送道歉礼的世子爷了。

君子慎独,唯有私下里还是君子的人,才当真品性端正。

而黛玉和林姜,碰巧就见过周黎蘅私下的举止——便是没有任何好处,顶着跟皇子撕破脸的风险,也要行心中正道,做正确的事情,维护不相干的人的名誉和利益。

这样的品性,足以让人信任。

所以黛玉今日虽然吓了一跳,但却并没有生气。她一眼看出,周黎蘅绝不是知道这外书房有许多姑娘而故意闯了来的。

从前隔着墙就知道他不是这样的人,如今一面之缘后,黛玉更是笃定,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林姜总说绍王世子是个纯善之人。

他的眼睛又美丽又温柔,带着冬日阳光一样的暖意,湛然如洗坦荡如斯,无一点不可对人言说的阴暗。

黛玉骤然发现自己居然出了一回儿神,不由面上飞红。

还好天色渐晚,车里也不甚亮,想来姜姐姐应该没有看到吧。

其实林姜看到了,只是装作托腮出神没看到,心里却十分惋惜:今日往绍王府这么一走,她深觉绍王妃为人绝妙,又听黛玉说起居然天缘凑巧就遇上了周黎蘅——这让她陡然发现,美人世子爷跟林妹妹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偏生周黎蘅有病,还是一种京城公认的不能说亲的怪病。

林姜想想都着急:他到底啥病啊,什么时候再发作一下,我好去亲眼看着,争取给他去了这个病根。

——

此时不光林姜在着急,绍王府一样急。

绍王妃在宴席散场后,才听杨女官说周黎蘅居然跟黛玉偶然碰了一面,惊诧的不得了。

“这是怎么说?遇上了?怎么会遇上?哪里来的这样凑巧的天缘?”绍王妃惊得连发四问。

杨女官也磕糖磕的神志不清,只道:“王妃没亲眼见着,两人这样脸儿对脸儿一站,那真是连廊下的花草都没了颜色了。”

绍王妃露出羡慕之意:羡慕杨女官在第一现场。

然后又担忧道:“你看蘅儿没有发病的意思吧。”

杨女官摇头:“想来是宫里有要紧事,世子爷拿了御赐的书就匆匆又走了。”

绍王妃虽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但也推测了个八九不离十:“这孩子,想必又在宫里动了善心,估计是皇子们之间又有了龃龉。”

纤细的长眉蹙起:“宫里也真是够乱的。其实打过年出了大皇子妃的事儿,我就不想再叫蘅儿入宫去读书了。偏生王爷不肯,只说正该趁现在的夺嫡乱局初露的时候叫蘅儿去历练一二。唉,真让人担心。”

杨女官无话可劝,其实也不必劝。

她知道,其实王妃心里也明镜儿似的呢,世子爷将来既然要做正经亲王,接过绍王府的荣光,那就要走这条路,就要学会辨别宫内是非却又能独善其身。

正如农户要会种田,铁匠要会打铁,世上从来没有人能安享富贵而不付出一点劳动的。这明辨宫廷情势就是皇室宗亲,尤其是想要体面想混的好的皇亲国戚们,必备的技能。

王妃再疼爱世子爷,也不能拦着他去学习这等要紧保命的本事。

若真因为现在的溺爱,导致世子爷不能善断世情和宫廷局势,将来真正接过王位,却被人引到夺嫡的浑水沟里去,那才是万劫不复。

起码现在绍王爷康健,世子爷年纪又还小,便是被皇子们坑了一两回,做错点什么事儿,绍王都能替他抗住,保住绍王府的爵位和地位不失。

这就是王爷所说的,栽跟头要趁年轻,老了可就容易摔倒爬不起来了。

这一日,直到夜里,周黎蘅才从宫里回府。

回府的第一件事,却是去求见他平时最害怕的父亲。

他不是个脑子一热心里一软就糊涂的人,这件事并不小,他须得跟父亲说明。

绍王府御赐的书,被他给了五皇子,绍王对这件事不能一无所知,免得将来祸起萧墙。

所以周黎蘅也没有逃避,鼓足勇气去前院书房求见。

谁知王府的长史官笑眯眯出来:“王爷去后院了,世子爷您去王妃去处寻吧。”

绍王跟绍王妃正在讨论儿子的婚姻大事——明明是在家里,明明是这家中最大的主子,两个人却压低了声音像是在做贼一样。

“什么?今日都碰上面了?那蘅儿若是不犯病,大约就成了!”绍王激动的脸色通红。

王妃点头,也悄声道:“等他回来,你不许骂他罚他,免得罚病了他。等我私下里问问他的意思。”

绍王爷还没来得及说话,外头杨女官就报:“世子爷到了。”绍王立刻端起了黑脸——这是已经习惯了做一个虎爹。

周黎蘅进门也就直接跪了认错,将今日事发突然,五皇子陷入困境,他决意帮忙都说了一遍。

绍王盘膝坐在茶桌旁的矮榻上,脸沉如墨:“知道错在哪儿了吗?”

周黎蘅低头:“儿子不应该先斩后奏,先应下将府里的书送给五殿下解围,然后再回来禀报父母。”

他犹豫了一下,在母亲关怀鼓励的眼神中,还是对父亲道:“父亲,这事要是发生在其余皇子身上,儿子是不会莽撞伸手就管的。”

周黎蘅是性情单纯善良,但不是个傻白甜。

皇子们之间的龃龉龌龊他都看的出来,而且也心有防范。若是换了个大皇子、八皇子之类的来求他,他都要怀疑一下,对方是不是故意藏起自己的书,要借着他的手闹大此事坑害兄弟。

可五皇子的困境他看的真切,而五皇子的为人,他也信得过自己这些年的判断。

毕竟这是与他最熟的一位皇子,要是还看不清被人背后捅了刀子,那也该他吃这个大亏长记性了。

绍王冷哼一声:“还算你知道轻重,没想着把此事瞒过你老子我。”

周黎蘅摇头:“儿子不敢。御赐的《周氏文赋》,府里也只有那一套白玉纸版。若是将来此事在陛下那里闹出来,儿子不能让父亲什么都不知道,就去御前答话。”

见绍王面色松动,绍王妃就道:“起来坐着说话吧。”

然后又问周黎蘅:“五殿下现在可弄明白了,是谁偷了他的书吗?”

周黎蘅摇头:“他说左不过是自家兄弟们。方才五殿下也与我商议了,这偷走书的人,必不是一偷就算了,也许还有后招。”

绍王来了兴致:“哦?我倒要听听,你们两个商议了些什么出来?觉得那些贼有什么后招害人?”

周黎蘅:“若明日五殿下拿着咱们府上的书上交给陛下,说不得就有人举发‘捡到了五皇子的《周氏文赋》’,那陛下必然要问五殿下既然丢了自己的书,那这本又是从哪儿来的,估计都有人都要给他扣上欺君的帽子。”

绍王一笑:“不错嘛,你们两个孩子能想到这儿,也不算笨蛋了。”

绍王妃抬手拧了绍王一下,嫌他夸儿子都不会好好夸。

今日五皇子还不等周黎蘅从宫外回来,就命打小跟着他的贴身公公,把他宫里昨日今日两天负责洒扫的小太监们都捆了先关着。

等周黎蘅回来,两个人商议了一会儿,五皇子就道:“你是好心帮我弥补这个错漏,我总不能连累了你和绍王府。明日一早,我先就去求见父皇,只盼着父皇肯见我,我好将此事一一回明认错。”

到底还是年轻,一发现书没了就慌张失措,害怕本来就稀薄的父皇的目光化为乌有,所以才赶紧想着描补。

可冷静下来就不免觉得,说不定他这样的焦头烂额,急于隐瞒错漏才会跳入别人的陷阱中。

皇子们都知道,绍王世子不太跟皇子们来往,也就是因为书法的关系,跟他走的近一点。

而绍王府有一套跟皇子一样的《周氏文赋》也是人所皆知,可能这个局就是奔着他跟绍王世子的关系来的——周黎蘅若是不肯借给他,不为他解燃眉之急,或许两人关系就此掰了。而周黎蘅若是肯给他拿书弥补,瞒天过海,正好被一起参‘欺君之罪’。

是两面都能成的算计。

于是五皇子跟周黎蘅商议了一二,还是要釜底抽薪,先将此事禀明皇上,拿出认错的态度来。

至于这本《周氏文赋》也是不可或缺:皇上知道真相,不代表皇上愿意揭露真相,愿意看儿子们在眼前跟乌眼鸡似的对啄,甚至皇子里还出了个贼。

皇上可是最要面子的,尤其是在太上皇还在的时候,皇上更要保证自己一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免得给太上皇机会,敲打他的皇位。

五皇子能够体谅父皇的难处,只要皇祖父还在,父皇就要太平,哪怕是粉饰的太平!

五皇子私下里跟父皇认了错,面上仍旧拿着这《周氏文赋》跟兄弟们一起交作业去,不闹出事来大家面上光滑平顺过去最好。

“要是非有人不长眼要闹。”五皇子想起这群兄弟也不由冷笑:“那便是他们自己跳出来要叫父皇烦恼了。”

谁愿意刚过完二月龙抬头,祭祀完天地,回来就看到儿子们斗的你死我活的,连欺君的帽子都往手足身上扣?

皇上肯定要烦了那构陷兄弟挑唆祸事的人。

只是五皇子也算倒霉,平白被偷了书,总得先去求见皇上认罪。

周黎蘅将此事都一一说了,绍王见他们见事还明白,就不骂自己儿子,改骂别人儿子了:“皇上生的这群不省心的小畜……”

绍王妃再次伸手,拍了绍王爷一下:“既然没有要紧事,你就出去吧。”

可别说出什么不好听的来了,皇子们再不好,那也是皇上的儿子们,轮不到别人说。

绍王爷被媳妇拍了撵人,只好挥挥袖袍出去了。

心道这话也不是他说的,还是皇上年后跟他喝酒,多喝了两杯后自己骂道:“王叔瞧瞧朕生的这一个两个的小畜生,也不知朕是犯了哪一门子的晦气!”

绍王当时也无语了,他也不太管庶子们,但他觉得自家庶子们不至于是一群畜生。

皇上还发狠呢:“等朕清闲了,再挨个剥他们的皮!”

这话说的都鬼气森森起来,绍王爷当时酒都醒了:“倒也不必剥皮抽筋的吧……”

皇上这才:“哦哦,朕是说挨个揭他们的皮。”也就是打一顿的意思。之后却又冷笑:“还有那等无人心肝肠的人,真剥了他们的皮,倒白脏了朕的名声。”

也就是皇上这番话,让绍王意识到了大皇子妃过世的疑言,只怕不是旁的皇子构陷流言要害大皇子,而是他真的生了禽兽之心治死发妻。

至于皇上说的闲了,必然是太上皇仙去之后,他才能腾出手来,一边抓朝政一边抓儿子们。

绍王离去后,剩下了绍王妃母子。

杨女官上了王妃临睡前要喝的养颜汤,也便悄悄退下去了。周黎蘅见杨女官不在跟前,就按着绍王妃往日的习惯,先再碗中加了一勺蜂蜜,一勺玫瑰花露,搅拌均匀,才请母亲喝。

绍王妃见这体贴孝顺的儿子,眉眼都是笑意。

她也不跟儿子绕弯子,直奔主题:“听说你今儿回府来,在院外竟碰上了林姑娘?”

绍王妃提林姑娘三个字,周黎蘅脸红的像是烧开了水一般,绍王妃都怕儿子着了冒起烟来,大冬天忍不住伸手给他扇一扇。

“蘅儿,你有什么不舒服吗?”绍王妃担忧的不得了,难道我们好好的儿子,竟是个不得婚配的孤老命格不成?这才提一句林姑娘,他看起来就要病了。

周黎蘅忙摇头,然后又道:“母亲,我,我今日唐突了林姑娘,又不知怎么道歉……”

绍王妃不由含笑:这就是缘法了。

周黎蘅的温厚性情,是对男对女如出一辙。在他院里服侍的丫鬟和素日跟他上学的小厮们,在他眼里似乎没什么分别。

绍王妃是书香门第出来的姑娘,见识又不同于俗人,在家中也没有给儿子塞小妾通房的习惯。

不过她不塞,不代表丫鬟们没有主观能动性。

周黎蘅十岁得封世子,在这王府里的少爷中,地位无疑是超然的,容貌更是出色。服侍他的丫鬟,难免有的就动了想攀高枝以后做侧妃的心思。

随着周黎蘅年岁渐长,丫鬟们的心思,有的就大胆付诸了实践。

而绍王妃在听说儿子屋里的丫鬟有错了主意,半夜三更总去世子爷跟前守夜端茶的,总想着亲近的时候,就找了一日给他换了一批服侍的丫鬟。

全都是相貌平平,沉默寡言的。

原以为儿子失了那些灵巧乖觉的丫鬟,会不愿意,谁知周黎蘅回来,根本都没当回事。

还是绍王妃主动问起换了丫鬟可有不妥,他才含笑道:“从前她们几个服侍倒是尽心,就是有时候话多了些吵嚷,母亲为我换几个安静的也好。”

绍王妃还有点无语,只当儿子还小,对男女关系没开窍。

且他不但对丫鬟们如此,对亲眷家的姑娘,也都是温和大方的,视姊妹兄弟如一般相待。

甚至远了不说,只说最近的小林太医,那也是个容貌出色年岁相当的闺阁姑娘,周黎蘅几次送礼送帖与她,说起来都是大大方方的,简直跟说起卫刃这种男人来没差别。

谁料今日一提起黛玉来,就见周黎蘅整个人像是一只火焰鸟似的,红的如火如荼,说话都打结。

绍王妃心里乐得前仰后合。

只是念着儿子之前的病,也不敢多说,只安慰他:“是我没有提前说要用前院,事发突然怪不得你。杨女官又在场,没有旁人看到更不会传出去误了人家姑娘的名声。”又打趣道:“只是日后若有机缘,你确实要当面好好赔不是才行。”

周黎蘅忙着脸红,都没听出母亲话里的机锋,就告退了。

周黎蘅走了没多久,绍王又特意转回来了,一进门就问:“如何?”

绍王妃边慢悠悠喝汤,边睇了绍王一眼:“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你再别说蘅儿不像你。”

这打趣的就是当年绍王霸王似豪爽的一个人,却在当日一见绍王妃就失魂落魄的样子。

绍王根本不拿媳妇儿打趣自己当回事,笑了一会儿,然后双手一合道:“只看林如海了,只要今年他能上京再把官位往上动上一动,咱们两家就好试着说起婚事,只盼蘅儿别再病了。”

想起林姜又道:“要真再有什么不妥,就请小林太医来瞧瞧。”

他说完就准备就寝了,倒是绍王妃扯了他的袖子道:“这话怎么说?咱们家还苛求什么亲家非得一品大员不成?什么叫林大人的官位要动一动才能谈亲事?”

绍王一拍腰带:“哟,瞧我,这件大事没告诉你不成?”

也是,夫妻俩说起儿子的婚事就像是做了贼,隔两日交流五分钟,自然有拉下的要紧事。

绍王就坐回去道:“皇上前几日,隐约给我透了个信儿,说大皇子有要拉拢朝中大员为自己助力的心思。这回皇上派他下江南,这一路远离京城,他能老实了去?”

“江南官员不少,可放到京里也管用的就那几个,里头就有管着盐政的林如海。皇上的意思是,若林如海心思不纯,能叫皇子拉拢了去,就叫咱们家令选名门淑女吧。”

皇上十分要脸面,就没把大儿子还觊觎人家女儿的事儿告诉绍王。

绍王妃闻言秀眉微蹙:“真是的,这朝堂男人的站队,又要牵三挂四的连累妻女。”她今日一见,心里已经先取中了黛玉,方才见儿子情状,更是满意。

谁知道横刺里又有这等朝堂夺嫡的破事出来。

绍王摊手:“夫人,这话说的没道理了。那林姑娘若不是有个好父亲,起先也入不得宫门,入不得夫人的耳朵不是?总不能占便宜的时候说爹好,等到倒霉的时候又不认了吧。”

绍王妃难得说不过绍王爷,埋怨道:“就你能言善辩?还不快歇了,明儿说不准皇上就要问你五皇子的事儿,你到御前再辩去。”

app2();

(/dudu/16232/16232496/32436646.ht)

chaptererror();

1秒记住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


页面连接:http://www.781716.com/news_0_hmheu/hwmwh9k6_2.html

宝书网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棉花糖小说网耽美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