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果然,兰芝院内一切如常,贾母还特意打发鸳鸯来说过:年轻姑娘家不好往灵堂里去的,况且又不是长辈,更不是什么至亲,让她们只管在家里歇着,不必过去,免得冲撞了身子。

黛玉也只是翻了林家的旧例,按着亲戚之家冢妇之丧的规格给了白事之礼。

这份礼并不轻,毕竟宁国府才是长房,贾敬一脉才是贾家的家主,秦可卿作为长孙媳妇,就是冢妇,白事之礼自然是厚于寻常年轻媳妇过世。

只是黛玉也没想到,这秦可卿的丧礼办的这么盛大。

宝石是个多面手,此时小触角已经从荣国府伸到了宁国府,回来就跟两人描述了秦可卿送殡的盛况,还跟两位姑娘播报了贾珍的‘警世恒言’。

旁人问他秦可卿死了怎么料理,贾珍哭唧唧道:“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

黛玉一听就惊了:死了儿媳妇就尽你所有,那来日生父死了又要怎么办?贾敬他老人家还活着呢!

夏嬷嬷在旁听得只皱眉:“原以为这边就够乱了,谁成想这边倒是规矩的!罢了,横竖宁国府那头跟咱们更不挨着,姑娘们只别听别理会就是了。”

林姜想的却是,从前书里秦可卿去世的时候,黛玉并不在贾家。因为那时候林如海已然病重不起,她回姑苏林家去见父亲,之后林如海便病逝了。

不知现在林如海的身体怎么样?

而算日子,系统爸爸应该也到姑苏了。

-

而此时江南的巡盐御史府。

林如海正气的浑身打哆嗦:“我便是立时辞了官,带着玉儿归隐山林,也再不能叫她嫁入当今皇室!”

林长洲坐在交椅上,劝道:“消消气,消消气。”

此时还未出正月,林长洲是正月十五前就离开了京城,这几天他花了大价钱,从马车转船赶回了姑苏。

林如海刚见到林长洲的时候,不明就里很是高兴,立刻道:“听闻三哥得了陛下亲封的游弈使,当真是恭喜了。原以为今年三哥在京中过年后就会直接出海,我还道无法当面道贺了颇有憾处。”

林长洲却没怎么寒暄,立刻将京里的事情告知。

果然给林如海气个好歹,他就剩这个女儿,要是给大皇子这种人算计了去,那他也是白活了!

而在林如海考虑完整件事情如何行动后,就准备再抓住林长洲谈谈林姜的未来,打叠了精神苦口婆心要劝这位族兄让女儿从宫中是非里脱身的时候,才发现林长洲已经再次飘然不见出海去了。

林如海:……果然是我速度太慢了吗。

出了正月后,林姜和黛玉就收到了林如海的信儿——此次来的也不是书信,依旧是一个人。

这回来的是林家的二管家。

而这位叫范小青的二管家,今年才二十七岁,是林家的家生子。他在十二三岁上就因为行事伶俐跟了林如海做小厮,这才十来年已经混到这个位置上,就知道是个很聪明办事很靠谱的人。

他之所以是二管家,还是因为大管家已经六十岁,是黛玉爷爷时候就得用的人,在林家老仆里的地位是不能动的。

只是大管家已然老去,名为二管家的范小青其实才是林如海现在用的最顺手的一个人。

林姜听说他到了京城还忍不住道:“唉,叔父要是自己也能上京就好了,不然就这么葫芦娃救爷爷似的,一个个人送过来,叔父都要没人用了。”

见黛玉迷惑脸,林姜就绘声绘色给她讲了葫芦娃救爷爷的故事。

黛玉听了这个故事很是耳目一新,还就着这灵感给林姜做了个葫芦形的锦囊,用来替换用旧了的针囊。

且说林如海派范小青上京有两重缘故,一是此事干系重大,寻常人传话林如海不能放心,特命范小青这样心腹上京来安慰两个孩子之心。在林如海看来,女儿和侄女儿真是可怜死了,如两根小嫩苗在京中的风雨里独自支撑。

二来,夏嬷嬷到底是女人,在内宅可以护着黛玉,但在外行走就很难了。而林姜现在却又常要入宫,只让荣国府的人跟着林如海并不放心。所以派范小青到京城,一则可以跟着林姜行守卫之事,二则,让他去查查京中大皇子的母家!

先前林如海是纯纯的纯臣,太上皇点他做了探花郎,命他做巡盐御史镇守江南经济,他就一直忠心为国踏踏实实做事。连皇上登基了,他还都没有多么紧着去巴结谄媚,何况是皇上膝下的那呜呜泱泱小二十个皇子,林如海当然就更不在意了。

从前他就知道有大皇子这个人,对这位皇子的具体详情都不了解,也没想着去探知。

可现在大皇子都要算计到他们父女骨头缝里了,林如海自然要看看其母家有没有什么违法乱纪的把柄。若真有此等事,那作为朝廷忠心耿耿的官员,他一定得举报一下!

范小青不愧是林如海看重的人,才到京城两天,就已经把大皇子母家摸了个底儿掉。

待求见两位姑娘的时候,范小青不但禀明了林如海的话,还将大皇子母家诸事一一汇报上来。

且说范小青是二十多岁的青年,本是不能直接面见姑娘们的,只是此事要紧,夏嬷嬷便许他破了个例。

但见范小青当然不能在荣国府内,否则荣国府这些下人的嘴叽叽歪歪,还不知要说些什么。

于是这日,林姜和黛玉两个就借着年后开春前要去看一眼老宅,吩咐下人们开春后的修缮之事,从荣国府出来回到了林家老宅。

虽说两人在这里过了一个年节,但当时林长洲住在前院西园,宾客纷纷,林姜也就只在后宅里跟黛玉呆着,没有到过前头。

这回见范小青是定在前头书房,黛玉便带着林姜先游览了一二林家老宅的正屋。

林家曾是五代列侯,后来到了林如海这一代爵位到了头。

但林如海又凭自己考中了探花,得了高位,所以太上皇特恩批准过,林家除了祖上承袭侯爵时的典仪之物收归国有不能用外,宅子就不必推倒重修,仍旧保留了当年的侯府宅院的底子。

比起荣国府的国公府邸,林家显得清幽古朴许多。

范小青隔着帘子给两位姑娘请了安,然后规规矩矩垂首肃立着,将老爷吩咐的话一一说了。

黛玉听到父亲气的恨不得‘立刻辞官也断不许女儿入豺狼之口’,便忙关心道:“我与姐姐都不在府中,父亲一个人,身子可好?”

范小青回道:“姑娘放心,老爷身体一应康健,听闻这等事更道要好生保养,将来才好护着姑娘们。”

他垂首道:“老爷还说,请姑娘们只管放心。今年老爷入京诸事必尘埃落地,再不让姑娘们受委屈!”

这话说的霸气又有决断。

林姜心中一动,林叔父可能是动真格要行动起来了。他不再只想屈居江南,做一个游离于京中权力中心之外,只在地方上逍遥自在些的外地官员了。

说来,林姜这回让系统爸爸带回去的话,除了大皇子之事,还有当日在皇上跟前,皇上点过的一句‘林如海的忠心只怕都是对着父皇去的’这等略显不满之语。

另外,还有一句话要紧到简直可以杀头的话,那就是‘太上皇寿数不过两三年间’。

这话也只有林长洲去说林姜才放心,换了夏嬷嬷她都不敢直接说。

她把这些事告诉林如海,也是想让他有个准备,早做打算。

太上皇那就是即将融化的冰山。

而当今皇帝陛下,是个极为聪明的人。不过智慧跟心胸的关系可不大。

皇上将来要是翻翻小旧账,清算下太上皇的嫡系,那林如海很有可能被扫了台风尾,那可是要吃大亏。

林如海从来不是迂腐之人,会高喊着什么‘太上皇点我做探花,我就要忠心太上皇一辈子,皇上靠边站’。他忠心的与其说是太上皇,不如说是林家世代为官的风骨和本心。

他也清楚该用手腕的时候用手腕,毕竟江南氏族无数,五十年前还是国都,无数达官显贵的祖籍就在那里,大家都是有后台有背景的。

林如海要真是一根筋没手腕,也做不稳这许多年的巡盐御史了。

此时他能让范小青捎来这句话,可见是要雄起了。

原本林如海的意思是,家中唯有女儿,那拼了命去争名逐利作甚?还不如留在江南做个办事的官员,然后把女儿侄女也嫁在这里,一家子天伦之乐的,谁管京中皇位更迭,谁死谁活。

将来皇上让他当官就做,不让的话,他就正好退隐做个富贵安逸人。

可现今局势逼迫,林如海也发现,自己想做闲人,却终究有人要扯着自己的胳膊腿儿往是非里拽。

这会子不争,将来倒可能害了女儿。

范小青禀清老爷的话后,又开始汇报他挖掘到的大皇子母家违法犯罪之事。

“这么快你就挖了出来?”林姜都惊讶了,你这是fbi出身啊。

范小青在帘外不好意思的一笑,不是他有本事,而是大皇子母家刘家不成样子,换个大户人家,他肯定没有这么快攻破。

且说刘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大户富贵人家,也不能让长女进宫去当普通宫女啊。

说来刘家倒是跟传说中的刘姥姥家很是相似,不过是反着:刘姥姥家是祖上曾做过小小的京官,后来子孙无官无职败落了,仍旧搬到京外原乡中去住。

而大皇子母家,是本来是普普通通乡里人,只是因为女儿进宫做宫女,又恰巧给皇子做了妾,后来皇上登基更是一步登天,从丫头变成了主子,他们家也就趁势搬到了京城中住。

只是有句话说得好,京城居大不易,京城里头可不是容易住下的。

而刘家老太爷(刘嫔的生父)又十分糊涂,让人好话一捧就不知天南地北了。

人家捧他:你家出了个娘娘和皇子外孙,就是一座金山银山啊,宫里娘娘有什么好的不给你?

他就忘乎所以了,故意要打肿脸充胖子,到处跟人喝酒赌钱还替人买单。

可惜这事儿还真不是这样:刘嫔和大皇子都是手里没钱的!

宫里走一步都需要给赏钱,刘嫔又不得宠,大皇子又没爵位,两个人都过得紧巴巴的呢,恨不得宫外有财路给他们捞钱,哪里有闲钱匀给母家。当时刘家入京,刘嫔曾私下给过自家几百两银子,那就是她大半积蓄了。

谁知道刘家老太爷和老爷(刘嫔之弟)两个,大手大脚就都花了,居然还想找她要赏赐。

刘嫔气的,将家里的娘亲嫂子都说了一通,然后说你们再要银子就当大皇子没有这门亲。

吓得刘家也不敢要银子,又因为在京城中住不下去,所以重新又搬回京外乡下去了。

不过好歹宫里有人,搬到乡下去不必再做普通农民,借着卖了京中房产的余财以及宫里皇子外孙的名声,刘家在乡下做起了乡绅,甚至勾结着当地的小吏一起强买强卖土地,故意拿边角料的废田去‘换’旁人的好田地。

足足给自家搞了几百亩的良田,还逼死了两户人家。

可怜在乡间,百姓淳朴被小吏压迫不说,一听什么皇子娘娘的就吓死了,宁可自己去上吊也不敢去告官。

林姜冷笑一声:“一家子逼死人命的缺德东西!”真不愧是大皇子的外家,行事作风都一样一样的。

范小青又道:“这事儿已经过去两年了,在乡间虽传言多,但只怕切实证据不好找。”

民间认字的百姓就不多,地契啥的被人忽悠着改了都不知道,那两户人家更是死绝了,手印对不对也无从得知去,现在情况被伪装成他们两家过不下去,自愿把土地卖给了刘家。

“姑娘们放心,凡做过必有痕迹,且有那么些人证在。何况刘家尝到甜头也未必肯收手的。我必将此事查的明白,交给老爷。”

范小青告退后,黛玉与林姜在宅子里转了转,黛玉还特意带她去看了当年林如海点中探花郎时穿的红袍。

进了朝廷的人,官服要按照品级来穿,朱紫之色不是顺便穿的。但也有个例外,就是高中三元,作为状元榜眼探花的荣耀,朝廷许穿一日大红色官袍,骑高头大马在街上游荡一圈,也让世人知道读书的荣耀。

林姜边参观边道:“说来殿试三年一回,今年春闱也要出新的探花郎了吧。不知又要被谁家抢了去。”

榜下捉婿是旧例了,两榜进士都炙手可热会被人哄抢,何况这三元了。

“到时候状元探花跨马游街,咱们也找个隐蔽的茶楼顶上坐了,去看个热闹如何?”

黛玉想了想摇头:“姐姐要出门容易,我要出门就难了,只怕不能。”

林姜笑道:“现在范管家也来了,在外面安排方便许多,再有……”再有卫刃也可以帮着安排。

两个人也只玩了一会儿,就依旧回荣国府去——她们还有著书大业未完。

回去的路上,黛玉提起来:“这些时日咱们也整理了有一卷书的量了。虽不甚多,但也可印,倒不必非得攒到大部头才算完。”

林姜点头:“正是,只是我想着,咱们现在整理的书册,是常见症候和女子病症掺杂的。”林姜沉吟片刻:“要不还是分成两本书——否则一本医书里多了妇女之事,估计很多男人连看都不肯看,倒白费了咱们整理的那些常见病。”

两人就此事又商量起来。

最终决定,一本叫做《千金闺阁录》,为着名字起得秀气隐晦一点,单独供应女子。

另一本却是林姜起得名字,就叫《长命百岁方》,黛玉立刻被这个通俗易懂的标题惊着了。

谁知林姜还用手比划着:“再用别的颜色的纸做个显眼的腰封捆在书外头,上面就写‘笔者在太医院工作的那些年!’‘太医院三十位资深太医联名推荐的年度好书!’”

黛玉:……??

林姜道:“通俗易懂的标题和有噱头的腰封才能吸引眼球呢!”

要不是怕皇上不愿意,她还准备再写几条吸引眼球的腰封。

“皇上御用太医历经数年(其实是月)亲笔力作!”

“太医院百年珍藏医书的浓缩精华!”

“皇上用了都说好的一百道家常方子!”

她肚子里广告词不少,可惜大不敬的也多,只好选最普通的了。

就这,黛玉都觉得匪夷所思。问林姜道:“可以这样写吗?宫里不会怪罪?”

林姜道;“我去请皇上的旨意,估计是行得通的,皇上从不是陈腐性情,况且这是医书,又不是什么大不敬的诗文,有什么不行?”

“皇上上回还提起,说是太医院这些年很有些固化,这几十年来进的新大夫,绝大部分都是太医院老臣的子孙和弟子,虽说家传绝学,可是传来传去就这些——有的学艺还不精,一点家传精髓没传到。”

“陛下是有意让天下在野的能人医者入太医院为官的,上回还让吏部就此事拟折子来看。”

皇上甚至还命吏部写个宣传材料,发往各省,表明太医院的优厚待遇,以及破格录入人才(典型案例就是林姜同学本人)的开明之举,希望吸引更多好大夫入宫。

故而林姜觉得出书带上太医院大名这件事,皇上是会同意的。

黛玉见她很有信心,就只嘱咐一句:“那姐姐可定要取得陛下的认可,咱们再去寻书行印这些书。”

林姜手一挥:“妹妹,咱们何苦去寻什么书行,在京中盘一家下来不就完了?咱们又不指着挣钱,自己弄一家是为了安心,别叫这些原稿书籍流落了出去。”

“原本我还头疼没人去管书行,现在范管家上京了,正好去做这件事!”

黛玉一想也笑了:“是啊,我竟忘了。这样的事儿付给旁人并不安心。那我回去就继续整理书稿,将现有的一本书拆分开——只是分作两本不免有些单薄了,还得姐姐继续补充丰厚才是。”

两个人在马车上说的兴致勃勃,恨不得这就回府继续大展宏图,一头扎进书房不完本不出来。

然而刚到荣国府门口,就看到有数名太监在门口等着。

甚至连卫刃都在。

见到马车进入宁荣二府的大街,卫刃立刻纵马过来,当着几名太监的面,不好直言,就故作公事公办态度:“林太医,宫中急召,请即刻随我入宫一趟。”

林姜听他语气,就猜到多半是宫里太上皇犯了病。

app2();

(/dudu/16232/16232496/32453266.ht)

chaptererror();

1秒记住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


页面连接:http://www.781716.com/news_0_hmheu/hwmwh96u_2.html

宝书网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正经小说网正点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